【资料图】

工作中的杨硕(左1)。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贵阳3月6日电(龙章榆)“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方面着手,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硕表示。

杨硕表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曾提出,中医人才的培养要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其中,“读经典”就是要深入学习中医经典,“强素养”就是要求中医人必须增强人文素养等各类素养,以此融汇“古义新知”,增强学生对中医学的领悟能力。

不过,杨硕在实践中发现,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当前行业内仍存在一些瓶颈。“比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还缺乏以中医药文化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医思维不够;一些中医学子、中医师对中医药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够,对中医经典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透彻,导致很难用中医的理论去处理疑难杂症,中医临床水平提升缓慢,致使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不够高,很难培养出中医药拔尖人才,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不足。”他说。

对此,杨硕有针对性地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广力度。他建议通过书籍、知识绘本、视频动画、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方式,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将中医药文化寓教于学,传承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加强以中医药文化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建议针对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如《周易》《庄子》《老子》等)和选修课(如民俗、戏曲、棋艺、茶道等),在“三下乡”、见习及实习阶段,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课程,毕业考试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三是倡导中医执业人员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素养。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协作,联合录制以中医药文化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频供各大医院医生网络学习;在各种临床理论考核如住培学员考核、执业医师考试、职称考试中加入中医药文化内容,引导中医执业人员不断学习中医药文化。

四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通过制作视频动画、文艺节目等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进行多维度宣传,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