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保定3月2日电 3月1日,保定市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样板、建设创新保定新场景”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市将在“九项工程”上铆劲发力,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贡献力量。

发布会上,保定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宪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定市高新技术企业由101家增长到15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617家增长到12952家,创新平台由87家增长到442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由10年前的5.29亿元增长到186.32亿元。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94.5亿元,增长率2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R&D)为2.5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二位,科技创新能力居全省第二位。

接下来,保定市将围绕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引领区、产业技术创新先行区、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等六大目标任务,实施“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工程、“天蓬”工程、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等九项工程。

其中,实施“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工程旨在加快建设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际医疗基地”和“国防科技工业制造基地”。实施“天蓬”工程将加快建设涿州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底,正式运行机构将启动试运行。

此外,保定市积极实施环高校创新知识经济圈构筑工程,依托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分别建设以科技文创、园林产业、电力新能源为主体的创新知识经济圈。并推动实施创新人才“引培”工程,到2025年,全市院士合作重点单位达到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达到200人。

近年来,保定市持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并制定了《保定市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指引(试行)》。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京津创新资源落户保定市的能力越来越强。

据悉,为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省委对保定提出的“五个走在前列”“两个新样板”目标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7+5+N”系列保定场景建设,保定市日前发布了《关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样板的工作方案》,紧密结合保定产业和资源优势,以贯彻落实全市“11258”总体要求为着力点,坚持科技创新在保定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细化了依托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董怀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