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小火炉”带来的不一定都是谈笑风生,须注意安全隐患

网红业态“围炉煮茶”为何成杀手


(资料图)

■本报记者 任翀

“上午相对空闲,下午就会客满;春节假期里,我们的客流更是翻了一番,创下开业三年来的新纪录。”上海静安寺商圈提供围炉煮茶服务的茶馆“沐白茶事”负责人林华伟说,自从围炉煮茶这一新业态热了后,茶馆与年轻人的距离近了,生意也迅速恢复至疫情前,大大提振了经营者的信心。

电商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围炉煮茶成了网红业态。据美团统计,在上海,1月份围炉煮茶的服务销量环比前月增长106%,目前明确列出有围炉煮茶服务的餐饮企业已接近1000家,是去年同期的数倍。

然而,“红泥小火炉”带来的不一定都是谈笑风生。近期,多地曝出围炉煮茶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为什么围炉煮茶会引发事故?该由谁对此负责?上海辟谣平台日前进行了调查。

经营门槛不高?

“我们的围炉煮茶主要在室外进行,空气流通,安全性高一些。如果在室内围炉,就使用电陶炉,并保证空气流通。”林华伟说,围炉煮茶门槛不高,但安全很重要。因为木炭在未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空间都适合炭炉煮茶,“其实,不论用炭炉还是电炉,都要注意通风透气。”

他还提醒,除了炭炉的使用环境外,围炉煮茶的食材也有讲究,“围炉煮茶的主角是茶,小食、水果、干果等都是点缀,常见的烤物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且不建议食用烤焦的食物。”他举例,不少围炉煮茶的场景中会出现栗子,但栗子受到高温后容易炸开,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我们的做法是在烤之前,先把栗子蒸一蒸,让栗子壳出现缝隙,能避免炸开。”

并非每家茶馆都那么细心。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很多围炉煮茶在室内进行,为了强调私密性,相当一部分茶室空间不大。商家为了强调氛围,煮茶灶具以炭炉居多。

从各地通报的围炉煮茶中毒事件看,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室内使用了炭火却没有通风透气。可见,对那些没有窗户或窗户关闭的茶室而言,使用炭火煮茶有安全风险。

无烟炭不危险?

“围炉煮茶炉,不挑燃料,十年烧不裂”“室外取火炉,室内烧烤炉,家用炭围炉煮茶”“无烟家用室内煮茶炭”……除了线下的围炉煮茶服务,线上的围炉煮茶生意也很热闹,炭炉、木炭种类多样,而且多以“围炉煮茶”为关键词。但是在介绍产品时,商家对这类产品的安全风险甚少提及。

商家在宣传炭炉时均强调灶具具备耐高温、不容易爆裂、牢固等特点,却很少介绍炭炉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在部分店铺的互动页面,有网友询问:“楼房里用安全吗?”却不见商家回答,只有网友互助——有的说“放在院子里用”,有的说“火力小应该没有问题”。对于如何使用木炭以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等安全提示,也无法在商家的介绍文字中找到。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提醒:使用炭炉除了要注意通风外,还要防止高温。并非所有的桌面都能承受炭炉的高温,有人因此烫焦了桌面,火患不小。可见,在售卖围炉煮茶相关产品时不应缺少安全提示。例如有消费者以为“无烟炭”不会出现不完全燃烧、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殊不知,无烟炭只是用特定工艺制造的燃料名称,燃烧时不冒烟,但并非不发生不完全燃烧。如果使用不当或在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无烟炭,也会有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氧气消耗过多等问题,威胁人身安全。

商家负安全责任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尚无管理细则明确围炉煮茶服务商须满足哪些条件,也没有规定要求相关产品销售者必须进行安全提示。不过,这不代表商家就能漠视围炉煮茶的安全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指出,“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商家有责任采取措施规避围炉煮茶安全风险,向消费者发布安全提示,监管部门也要加大对新业态的监督引导。最近有多个部门针对围炉煮茶可能引发的风险发布提醒。国家消防救援局、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等都建议:在室内进行围炉煮茶时最好选择电炉、酒精炉,不要在密闭的室内点炭火盆。围炉煮茶时,若出现头晕、恶心、面色呈樱桃红等症状,要考虑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切断一氧化碳来源,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其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保暖。若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在急救的同时要拨打120,尽早送医治疗。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