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二十多家境外采购商中国采购代表和来自泉州各地的四十多家消费品行业的供应商代表齐聚泉州,参加在此举办的“2022年第二批泉州外贸供采对接会——消费品采购专场”活动。
对接会现场。泉州市商务局供图
(资料图片)
这是泉州市商务局为促进泉州外贸出口稳步健康发展,在总结了第一批外贸供采对接会举办经验的基础上,牵头组织的第二批“泉州外贸供采对接会”系列活动之一。
对接会现场。泉州市商务局供图
泉州发展外贸供采有基础,有优势,有作为。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竹表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一个拥有9个千亿产业集群的超万亿元制造业大市,纺织、鞋服、家具、箱包、工艺品、玩具等消费品出口约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0%。近几年,泉州正加速推进“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外贸供采发展势头良好。
“今年7月份,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场供采对接会,供采双方都收获满满。对接会能更好地为供采双方提供符合其产品要求的信息,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多方获取订单。”张劲竹说,希望各供应商利用外贸供采对接,加大模式与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使“泉州制造”名扬海外,成为品牌出海的大市。
供采双方都收获满满。泉州市商务局供图
据介绍,受疫情叠加等因素影响,今年外贸形势异常严峻。为稳外贸,促增长,泉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激发外贸产业韧性和活力。福建轻工商会也积极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配合政府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获得更好发展;积极承办“家居工艺品、礼品”外贸云展会,帮助企业通过线上方式争取订单,为泉州消费品企业架起直通海外的贸易桥梁。
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地的采购商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的情况及本次采购范围,同时感谢泉州市政府和商会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起贸易对接平台,希望能与更多的泉州供应商企业建立合作,实现共赢。
对接会不仅为采购商安排了接待桌,参展商也都设立了展位。泉州市商务局供图
这次参加对接会的四十多家供应商,产品范围涉及家居工艺、户外园艺用品、玩具、箱包、伞等方面。对接会不仅为采购商安排了接待桌,参展商也都设立了展位。供应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找到有意开发的新客户;采购商也能很直观地从现场的样品区物色到自己的意向品类和供应商。
琳琅满目的样品吸引了采购商代表们的关注。采供双方互换名片,互加微信,以便后续继续沟通进而建立合作关系。
采供双方的参与热情高涨。泉州市商务局供图
一张张洽谈桌,采购商和供应商通过一对一交流洽谈、自由对接等方式精准高效地进行沟通。整场对接会中,采供双方的参与热情高涨,合作意向配对收获成效明显。
“我们也希望增加跟供应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以此来挖掘一些潜在需求。面对面交流相比于电话沟通和线上会议,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即便感染人数在上升,我也要来现场的原因。”与会的某知名采购商代表说。
“今天,我过来这边还是很有收获的,看到了一些不错的、以前未曾见过的产品和工艺,接下来有机会肯定能够合作。”参会企业纷纷表示,在会前就已经做足“功课”,希望能达成合作。“现在已有五位客人来我们摊位咨询产品的卖点和价格了,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非常有希望可以达成合作。”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参会代表信心满满。
供采双方在对接时,更加精准有效。泉州市商务局供图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统外贸产业缺少了“广交会和境外展”这一国际市场开拓的重要渠道,企业只能依靠线上联系、维护老客户,新客户的开拓渠道严重受阻。泉州市通过在家门口举办这种“微型展会”模式,有针对性地邀请了境外采购商的驻华办事处代表来参会,采购商面对的供应商没有大展会那么琳琅满目而难于取舍,加上对接会邀请的供应商都是经过挑选的,在产品材质和同品类中比较优秀的、有特色、研发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产品的差异性也比较大。因此,供采双方在对接时,显得更加精准有效,所以,这种模式也得到了参会的供采双方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正如福建轻工商会理事长薛松生所言,“这次参展的产品,涵盖家居工艺品、箱包、伞、电子产品、玩具等泉州传统消费品。以工艺品为例,它需要面对面的触摸、感受产品的材质、色彩或者整个呈现出来的美感,不然很难产生购买冲动。同时它也需要一个购买场景,所以我们需要线下这种面对面的模式,营造出好的消费场景,激发购买冲动,这样才更有利于做好这一类产品的营销和国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