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官,不好了,我们村的谭大姐和水利工程项目的人打起来了,你快来处理一下!”
“好,你先稳住他们的情绪,我马上过去!”接到村主任韦祖全的电话,陈志成放下手中的案卷,驱车快速赶到古楼村。作为该村“无讼”创建活动挂点联系法官,陈志成“随叫随到”,让纠纷在“家门口”就能够化解。
近年来,合山市法院结合区域定位、服务人群和案件特点,积极探索法庭在司法服务前沿阵地中的新作为,努力打造基层治理“法治样本”。2022年,北泗法庭获评来宾市法院第一批“枫桥人民法庭”,北泗法庭庭长陈志成获评“全区法院办案标兵”。
(相关资料图)
推进家事审判改革
柔刚相济“促一方和谐”
“法官叔叔,你看,这是我的满分试卷!”刚踏入当事人方某的家门,其大儿子便迎面分享喜悦,俨然一副熟络的样子。看到方某家庭恢复往日的平静,陈志成感到无比欣慰。
在方某与覃某的离婚纠纷案中,原告方某因不堪忍受丈夫家暴离家出走,并到法院起诉离婚。面对妻子的起诉,覃某也“赌气”外出,留下一对年幼的儿子独自在家。为了挽救这个家庭,陈志成多次联系双方,告知覃某不得再实施家暴,并力劝双方放下心中怨念,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期间,法庭还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派出所联手,多次到家中照看孩子、打扫卫生,在孩子生病期间发动全院干警筹钱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为孩子的生活撑起“保护伞”,以司法温度守护家庭温暖。
“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不仅是司法工作,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既要合乎法理,又要合乎情理,力求做到用法评判、以情护家。”合山法院副院长韦柳娟说。
合山法院积极推动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向法庭延伸,2021年在北泗法庭设立家事审判中心,在工作中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充分发挥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司法、妇联、基层社区等基层社会治理单位的沟通协调,聘请家事纠纷调解员、调查员共同参与家事案件的调解,推动建立新型解决家事纠纷多元机制。2021年以来,法庭共审结家事案件83件,通过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40件,联合基层组织调解家事纠纷案件16件。
打造产业特色法庭
延伸触角“护一方发展”
连绵起伏的山脉蕴含丰富的碳酸钙资源,不断壮大的碳酸钙产业为合山经济发展入驻了新活力,为了让企业安心生产,合山法院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作用,全力审理好涉企案件,并于2022年2月在北泗法庭成立碳酸钙产业巡回法庭,组建“法官+调解员+执行员+N”的新型工作团队,实行案件归口审理执行模式,压缩纠纷解决耗时和诉讼成本。
在办理合山市新昊天钙业与李某的诉前财产保全案中,法庭依据涉碳酸钙产业案件“调、立、审、执”绿色通道实施方案,为企业一路“亮灯”,迅速核查了李某身份,并于立案当天下达诉前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依法裁定将企业销售给李某的货物扣押。次日,执行局法官干警便奔赴钦州市海港码头执行,同时冻结了李某名下的银行卡账户,通过多番协商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3天后,李某将货款打入新昊天钙业的账户,企业主动到法院撤回保全申请,该案件的高效办结得到了企业的大力认可。
法庭还在5家重点企业设置了“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案件受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一站式”服务。优质的司法服务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揪心事,也提振了发展信心。近三年,法院共审执结碳酸钙产业纠纷59件,结案率98.33%,纠纷解决平均用时约40天,办案效率逐年提升。
创建“无讼”村屯
强化诉源治理“守一方平安”
3个镇、34个行政村(社区)、14万人口……虽说地域不大,但民商事案件却在逐年增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但并不代表让群众遇到纠纷矛盾就要打官司,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更能让矛盾纠纷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合山法院院长罗友才说。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2022年,合山市全面开启“无讼村屯(社区)”创建工作,并将创建办公室设立在北泗法庭。
谭某等91名村民于2015年与张某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书》,约定将土地使用权租赁给张某种植蜜柚,租赁期为20年。头两年张某按约正常支付租金,但自2019年起,由于市场经营不善等原因未能履约,村民们多次催要无果,遂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考虑到案件涉及扶贫资金,且涉及群众较多,该村“无讼”创建联系法官与合山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多次到场调查取证,一方面指导村干部安抚群众情绪,邀请有群众基础的村干部参与调解,另一方面找到合作社负责人,对其释法明理。经过3个多月的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并通过司法确认赋予了法律效力,矛盾在诉前得到化解。
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举措,合山法院在“无讼”创建活动中依靠党委政府,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广泛吸收基层解纷力量,将村支部书记、乡镇网格员纳入调解队伍,共同推动辖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全覆盖。自“无讼”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合山法院民商事一审案件增速同比下降3.4%,诉源治理成效初显。
哪里有司法需求,人民法庭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合山法院将不断拓展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与广度,打造基层法治“合山样本”,奋力开创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潘晓丹)